博文

目前显示的是标签为“taglist”的博文

VI改造计划

图片
本次准备将Ubuntu自带的VI编辑器打造成适合我们C语言及内核开发时的IDE,先进行基础改造工程,下面是整个改造计划: 0.实践环境 Ubuntu13.10(64位,Kernel为自已编译的3.13.6),涉及工具及插件有: 名称 版本 功能 vim VIM - Vi IMproved 7.4 (2013 Aug 10, compiled Aug 12 2013 00:23:19) 命令行下文本编辑器 ctags Exuberant Ctags 5.9~svn20110310 用于生成源码对应的 tag 标签文件 cscope cscope: version 15.7a 与 ctags 相似,但搜索功能更强大 vim-addons vim 的插件管理器 taglist 结合 ctags 显示当前文件的 TAG 列表 code_complete 2.9 代码补全插件,注意 TAB 键操作 会用到示例的代码片段: #include <stdio.h> void main(void) { printf(“Hello World!”); exit(0); } 1.自我改造 由于Ubuntu默认只安装了VI,此时我们先将其升级为增强版VIM,需执行如下命令: sudo apt-get install vim 升级为VIM后,我们可以自由的配置相应的配置文件和安装插件,强壮每一个VI。 对于VIM工具,默认的配置文件存放在/etc/vim/vimrc和/usr/share/vim/vimrc两文件里,两个都可以修改,没有硬性规定哪个能改哪个不能改,两个都是系统级配置,用于VIM初始化配置用,后一个与工具包配合在一起,一般不关心,我们一般修改全局通用配置则是前一个,这一改会影响到所有的用户,详细说明可使用man vim查阅,我们此处需要一个属于自己的个性配置,接下来是配置时间: 先将上面的vimrc复制到自己的主目录($HOME)下(也可自行创建一个,但无参考,复制过来的文件里有一些标准的配置未打开,有说明,可根据实际需要修改): cd ~ cp /etc/vim/vimrc .vimrc 复制过来的文件以隐藏文件形式存在,接下来打开复制过来的文件按需配置了: a.语法高亮 在配置文件...